嘉義縣強化食安五環之食農、食安、食育紮根實施計畫
子計畫1
嘉義縣18鄉鎮市學校依在地特產設置食材園圃實施計畫
壹、背景說明:
運用校內空間設置園圃,融入教學體驗課程,啟發食育觀念,是目前校園推行「食農教育」的最佳方案。學校設立農園之益處有:搭配學校自然學科教學,讓學童瞭解食物由菜圃到餐桌之過程,宣導正確選擇安全蔬果之知識等。
嘉義縣是傳統農業縣,規劃於本縣18鄉鎮各挑選一所學校,於校內設置食材園圃執行「在地特產種植」 ,將「農事耕作」列為該校學童必修的體驗課程,每位學童都要學習自己種菜、澆水、施肥和採收的過程,體會這份從土地到餐桌,辛苦耕耘之後的真實滋味,進一步瞭解「農村子弟」的生活技藝。
同時也辦理食農食育食安專題講座,邀請同鄉鎮教師一同上課並觀摩校園在地特產食材園圃,結合在地生活經驗,將相關經驗帶入各自學校課程,擴大食農食育食安影響面。
貳、計畫目標
一、運用校內空間設置園圃,融入教學體驗課程,啟發食育觀念
二、辦理校內教師研習,建立教師食農食育食安觀念,落實教學
參、計畫執行工作內容:
一、運用校內空間設置園圃進行食農教育
二、辦理校內食農食育食安教師研習
三、參與全縣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
1.培訓2位學生導覽說明5分鐘
2.擺設成果攤位(含看板、成品及品嘗食物)
3.各校製作5分鐘影片及20分鐘簡報
肆、預期效益
一、學生透過實際實際操作,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建立食育觀念
二、教師將食農食育食安教育融入課程,教學更加生活化
三、結合在地特產種植,讓學校與社區的連結更加緊密
子計畫2
嘉義縣辦理推動本縣學校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
壹、背景說明
近年來,食農食育食安等教育議題受到關注,嘉義縣是傳統農業縣,種植的物產相當豐富,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影響下,有許多國中小結合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等合作推動食農教育,在校內建置園圃種植在地特產作物,並發展出許多特色課程,為了讓學生及教師有機會可以展現教與學的成果,特別邀集各校共同辦理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的參展,也藉此讓全縣各國中小教師將博覽會觀摩成果帶回各校,將食農食育食安等教育議題擴大到全縣各國中小。
貳、計畫目標
一、展現18鄉鎮代表學校之食農食育食安教育成果
二、提供全縣各國中小觀摩學習,進而在各校校內實施食農食育食安教育
參、計畫執行工作內容:
時間 |
內容 |
備註 |
08:40-09:00 |
報到 |
|
09:00-09:30 |
開幕 |
|
09:30-11:00 |
食農食育食安教育紮根成果報告 |
本縣辦理食農食育食安教育18鄉鎮代表學校,每校2-3學生進行5分鐘學習心得報告 |
11:00-12:00 |
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 |
本縣辦理食農食育食安教育18鄉鎮代表學校共18攤位,參與活動之各校代表票選最想了解的攤位 |
12:00-13:30 |
午餐 |
特色自助餐料理 |
13:30-16:00 |
辦理食農食育食安教育推廣說明 |
本縣六所學校教師講解,每校25分鐘 |
肆、預期效益
一、提供18鄉鎮代表學校教學成果展示的舞台
二、透過觀摩學習,促使全縣各校在校內實施食農食育食安教育
子計畫3
本縣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在地食材之專業增能暨向下教育紮根實施計畫
壹、背景說明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學校帶領學生認識食物、農業,「食農教育」日漸受到重視。所謂的食農教育,就是要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日本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把食育視為義務教育,政府各部門一起來推動,包括推廣學校使用在地食材、學生參訪農園、鼓勵地產地消等方式。
雖然台灣近幾年食安問題頻傳,但民間、校園也有了轉變,日漸重視食農教育,透過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在地食材之專業增能暨向下教育紮根研習課程,讓學校教師思考推動食農教育的可行做法,教導學生從認識食物開始,學習農業與健康、環境之間的緊密關係,藉由親自動手耕種,讓學生了解食物來源,藉此改變學生挑食的習慣,學習如何友善對待環境。
貳、計畫目標
一、建立教師正確的食農食育食安教育觀念
二、提供教師食農食育食安教育融入教學之參考
參、計畫執行工作內容:
時間 |
內容 |
備註 |
08:40-09:00 |
報到 |
|
09:00-09:20 |
開幕 |
|
09:20-12:00 |
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在地食材之專業增能 |
|
12:00-13:20 |
午餐 |
|
13:20-16:00 |
食農食育食安教育融入教學 |
|
肆、預期效益
一、提升午餐採用國產在地食材之比例
二、提供教師食農食育食安教育融入教學之成效